渭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
一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
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围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紧抓“一带一路”重大机遇,主动适应新常态。坚持改革开放、创新驱动、转型升级,加速推进“三区”联建和“四化”同步,加强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,保持经济社会有质量、有效益、中高速发展,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渭南。
二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
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580亿元,增长11%左右;其中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%,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%,规模达到2155亿元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%,总量达到480亿元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亿美元。地方财政收入72亿元,同口径增长12%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9665元和9645元,增长11%和13%。城镇化率达到42%以上,新增就业5.2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.2‰以内。民生投入达到130亿元,脱贫人口18万人。万元GDP能耗下降3.8%,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%,绿化覆盖率达到38.3%。
三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
1.促进投资有效增长。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扩投资,突出围绕能源化工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、文化产业与民生改善、新型城镇化等十大工程,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00个以上,年度投资1464亿元,较上年增长22%。重点抓好西南铁路复线、黄韩侯铁路、渭玉高速、蒲白高速、沿黄公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,推进澄城特种气体、添工冶金6万吨1,4—丁二醇项目、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、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建设等产业项目建成投产,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北水厂、渭南热电联产、富平热电联产、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开工建设。推动合凤高速及黄河大桥、大凤高速黄河隧道、渭南富平快速干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。持续做好工业投资项目的土地、水电路气等要素保障。着力培育发展建筑企业集团,抓好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。以专项投资、财政资金及土地资源、国有资产、金融资本等为引导,积极发展公私合营(PPP)等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,在交通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,推出一批适合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的具体项目。积极发挥西洽会、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的作用,策划储备一批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项目,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,策划重大前期项目200个以上,估算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。积极开展银企项目对接洽谈活动,拓宽项目融资渠道。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5亿元,增长22%。
2.加快产业创新驱动。加强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,推进企业提质增效。研究制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,落实3D打印创投基金一揽子项目计划,重点加快推进3D打印与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落地。加快电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,积极引进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配套生产企业在我市投资建厂。推进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,抓好产学研投联盟联建、高新产业创新能力专项工程。进一步制定落实企业物流销售、流动信贷等补贴政策和措施,抓好煤炭促销工作,加强煤电产销衔接,扩大直供电企业范围。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和煤炭削减工作。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80亿元,增长14%。
3.着力培育服务业新业态。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联动发展,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积极拓展金融、电讯、电子商务等新业务。开发和拓展体育创意产业,促进体育消费。加大对非公经济、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和金融支持,进一步落实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结构性减税政策,缓解“融资难,融资贵”。继续扩展渭南沋河老街美食城的经营业务和范围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促进消费持续增长。持续推进大华山旅游目的地建设,加快高新区万达城市综合体、华阴太华湖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等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。加强宣传推介,狠抓旅游环境综合治理,提升旅游景区承载能力,建设文化产业聚集区。加强商务、工商、税务等服务管理,促进中小微商业联合。积极落实支持进出口贸易企业相关政策,发挥渭南海关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陆路口岸货物监管场所作用,推动全市进出口贸易发展。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0亿元,增长14%;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%以上。
4.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。夯实农业基础设施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、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。启动实施《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》,持续增加农民收入。加快建设西部最大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,着力破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难、生产组织化程度低、融资难和污染治理问题。加快推动果业发展,着力提升名片产品效应,带动城乡特色产业发展。进一步完善“菜篮子”生产供应、加工保障和市场流通体系,推进标准化生产、健全检验检测体系。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和服务业,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,带动农户以家庭为单元发展非农产业。加快“美丽乡村”工程,建设美好生态家园。
5.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。坚持城镇、乡村、生态和谐发展,编制《渭南市新型城镇化规划》及实施方案。遵循“西渭融合,东进北扩,跨河发展”基本思路,拉大中心城市框架,畅通城市入口,优化城市路网,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形象,优化开发渭河两岸生态空间。继续实施“绿化、亮化、美化”工程,持续全方位打造“沋河景区”、民生街样板示范街和仓程路亮化示范街三个精品工程。整合政策平台和激励机制,落实智慧城市、文明城市、创业城市多城联创。大力发展人才技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,提升人文环境和软实力。加强城乡统筹发展,根据土地、水资源、大气和生态等综合承载力,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镇化规模结构,加快县城、重点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、中心村建设,力推就地城镇化。配套完善城乡融合区服务设施功能,促进产业、人口、城镇、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聚集。
6.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坚持民生优先,确保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0%以上。加大对食品、药品及住房等质量监测和价格监管力度,清理和规范教育、物业、水电、医疗等收费价格,提升科技、公安、民政、社保、救助、消防、应急等公共服务。扎实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、移民搬迁和供暖供水等重点民生工程,启动县、镇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周转房工程建设。落实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,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净增2940元和1110元。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77所。城镇新增就业5.2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。落实“大学区”工作,加快“千校达标”工程建设。抓好社会保障和救助,落实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,确保公、廉租房及时投用。做好大气治理、渭河治污、煤炭削减、节能降耗工作,持续改善生态环境。
7.进一步扩大合作开放。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,加快落实《西渭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,在丝绸之路建设、陆港经济和自贸区建设等重点领域,开展两市部门对话、深度合作,拟定西渭轨道交通、信息同号、科教统筹、医保同城等项目合作计划。进一步深化中心城区建设百万人口城市方案和措施,吸引西安市等周边城市人群来渭消费。落实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》,在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、特博会等展会基础上,深入研究决策层面成立机构,在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产业融合、社会事业等方面进一步合作,在区位和产业比较成熟的韩城市、潼关县等开展试点工作。抓住国家建设“一带一路”机遇,在油气管道、农产品等相关产业上,与丝路沿线城市积极合作。
8.持续深化改革,激发发展动力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,抓好“清权、减权、制权、晒权”等环节。巩固公车改革成果,稳步实施市县机构改革和镇村综合改革。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。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,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,创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模式。继续推进国企改革,加快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。按照“非禁即准”的原则,全面放开投资领域,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,加强对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,创新文化管理运营机制,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,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。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,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试点工作。加强生态补偿工作,完善环保管理体制。推进依法行政,建设法治政府,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。
9.系统谋划编制“十三五”规划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研判“新常态”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,围绕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理清“十三五”发展基本思路,创新规划编制方法,试点开展“多规合一”,切实做好重大支撑项目的谋划和衔接,编制出反映时代特征、经得起时间检验、符合渭南实际的好规划,使其成为我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的“升级版”。
附件:
渭南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计划
抄送:市委,市纪检委,市人大,市政协,渭南军分区
市中级法院、检察院,各人民团体,各新闻单位。
部省驻渭有关部门。
电竞比分网办公室 2015年3月 日印发
共印 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