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竞比分网

图片
首页/ 政务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政府工作报告 / 正文

2012年渭南市政府工作报告

  2012年2月9日在渭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

  渭南市市长  徐新荣

各位代表:

  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  一、二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执行情况

  2011年是“十二五”的开局之年,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、富民强市为主题,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,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,完成了市四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,实现了“十二五”良好开局、高点起步。

 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。生产总值实现1029亿元,增长15%;财政总收入完成94.4亿元,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4.3亿元,分别增长26%和30.3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2.9亿元,增长30.2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68元和5571元,分别增长17.9%和27.4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1.7亿元,增长17.2%,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

 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,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全力做好用地供给和环境保障,21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91亿元,占年计划的100.4%。韩城500万吨焦化等50个项目提前建成投产,蒲城70万吨烯烃等70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,华县丁二醇扩建等20个重点前期项目提前开工。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86个,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81个,到位资金329.9亿元,增长43%。三一重工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渭南,大唐集团等15家央企来渭投资。我市被评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和“十一五”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市。

  工业经济优化升级,支撑作用日益明显。龙钢、金钼等企业扩能技改稳步推进,中联重科二期等工业项目加快建设,新型煤化工、装备制造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新材料成为工业调整结构、持续增长的新亮点。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户,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87.9亿元,增长40.5%。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790户,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,占到工业总产值的64%。12家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,82家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,关闭“两高一资”企业8家,万元GDP能耗下降3.6%,二氧化硫、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.8%、1.9%和1.5%。

 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,生态环境不断改善。粮食生产在大灾之年再获丰收,总产达到210.5万吨,临渭区、富平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。农业园区发展到73个,富平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华县钟张蔬菜示范园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基地。省级以上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达到484个,“一乡一业”专业乡镇发展到33个。新扩建规模养殖场428个,畜牧业产值达到67亿元。水果、蔬菜产量分别达到274万吨和201万吨。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5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个,带动农户30.9万人。完成渭河综合治理城区段北岸堤防主体工程和大荔、潼关农防段及南山支流堤防加高培厚工程,逐步实现被动防汛向水资源综合利用转变。新建改建县乡公路197 公里,建设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1957公里。建成安全饮水工程 296处,解决了54.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。发展节水灌溉15.7万亩,治理水土流失355.3平方公里。实施土地整治项目605个,新增耕地1.5万亩。完成造林40余万亩,蒲城孙镇等5个村镇被省政府命名为生态村镇。

 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,城市面貌日新月异。中心城市绿地、市场、教育卫生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。成功发行城投债券18亿元。中心城市建设完成投资83.8亿元,实施项目143个。新修改造城市道路18公里,人行道7.5万平米,新增城市绿地5400亩。杜化路等6条道路竣工通车,渭清路等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全面完成,市中心医院新院、体育中心、文化艺术中心建设进展顺利。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创建达标,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进入技术评估阶段,城区空气质量达标314天,连续三年超过300天。县城规模和承载能力得到有力提升,10个县城全部晋升为省级卫生县城,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完成投资6.2亿元。新建商品房350万平米,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68个、3.3万套,受到省政府表彰。建设城市社区27个、农村社区180个。21.8万农民进城落户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%,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。

  旅游三产快速提升,文化发展异彩纷呈。中海集团、省文投等投资渭南。华山新游客中心、洽川生态广场投入使用,少华山、陶艺村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,仓颉庙、渭华起义纪念馆、华山御温泉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,渭北葡萄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。全年接待游客2039.3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.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53.5%和72.1%。出台支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和若干政策,成功举办2011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暨“品三圣文化,游山水渭南”系列文化活动,“一元剧场”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期间被中央电视台《焦点访谈》栏目专题报道,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,《关中往事》等剧目参加省第六届艺术节演出并获多项大奖。信达广场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开工建设,全年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40家,改扩建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,改造提升农家店450个,发放家电下乡补贴1.5亿元。金融、保险和电信业稳步发展,中信、浦发银行入驻渭南,21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运营,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31.6亿元,贷款余额554.3亿元,分别增长13.3%和15.7%。渭南海关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陆路口岸等筹建工作进展顺利。进出口总值完成1.7亿美元,实际利用外资5019万美元,分别增长2.9%和64.9%。

  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,人民群众得到皇冠足球比分实惠。民生方面投入资金150多亿元。新建改造校舍13.7万平米,建设公办幼儿园64所。拨付保教经费3.3亿元。蛋奶工程受益学生达到29万。新建改建县级医院5个、乡镇卫生院18个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、村卫生室63个。“新农合”参合率达到97.1%,药品“三统一”制度实现农村全覆盖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 ‰以内。全年申请科技专利440件,部省科技立项52项。建成湭河健身长廊等城乡体育健身工程154个。36万城乡低保人口实现应保尽保,40万困难群众享受到生活和物价补贴,灾后重建完成投资2.3亿元,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25%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8.7万,领取基本养老金人数达到49.5万。转移农村劳动力117.2万人,城镇新增就业7.2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.2%。完成扶贫重点村建设93个,搬迁1.6万人,脱贫10.27万人。46.8万人享受移民后期扶持政策。3357个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,27.8万人受益。

 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,和谐稳定得到加强。深入开展信访“三无”县创建,狠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实现“一控制、两下降”目标。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,人民群众的安全感、满意度进一步提高。在全国率先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,持续开展食品添加剂、地沟油、问题肉等专项整治,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空前加大。坚持安全生产月讲评和责任追究制度,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治理整顿,切实加大安全监管力度,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。

  政府自身建设卓有成效,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。健全政府议事规则,完善重大决策群众听证、专家咨询制度,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。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,完善报告工作和联系沟通机制,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达到100%。深入开展双拥共建,顺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“四连冠”。推进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,政府门户网站“在线访谈”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,网民留言办理被评为全国先进。深入组织开展“向人民报告”活动,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。坚持勤俭办事,强化审计监督,扎实开展公务用车清理整顿,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公费出国出境,有力促进了政府廉政勤政建设。

  同时,国防动员、国家安全、人民防空、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不断加强,妇女、儿童、老龄、残疾人、红十字事业全面进步,粮食、统计、地震、气象、档案、地方志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。

  各位代表,一年来,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出现了不少标志性的亮点和变化:一是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,标志着我市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;二是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%,标志着我市正在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历史性转变;三是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达标,标志着中心城市“大堡子”的形象得到彻底改变;四是渭南海关的设立,标志着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;五是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保持在80%以上,标志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正越来越多地普惠于民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全市各级各界同心同德、务实苦干的结果。在此,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广大干部群众、驻渭部队指战员、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!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、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!

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我市仍处于欠发达地区行列,经济总量小、结构不合理、工业基础薄弱、城镇化率低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等深层次矛盾仍需努力破解。同时,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新问题也不容忽视:投资持续增长难度加大,工业发展困难增多,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越来越强,改善民生与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,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,投资发展环境还不尽如人意,少数干部的作风群众还不满意,特别是去年发生的问题肉、出租车停运等事件,影响了渭南的对外形象。对此,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,努力加以解决。

  二、2012年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

  2012年是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,也是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、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陕西东大门的起步之年。综观当前形势,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,省委、省政府出台支持渭南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意见等,为我们做好今年工作创造了不少难得的机遇。但同时,世界经济仍在缓慢恢复和衰退加剧间徘徊,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,也对我市经济增长提出了严峻考验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,正视困难,抢抓机遇,苦干实干,全力贯彻落实既定部署,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
 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14%左右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%左右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%左右,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%以上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%和20%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%左右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,万元GDP能耗下降3.7%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合物、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.4%、0.4%、1.8%和1.6%,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.6‰以内。

  确定上述目标,既是加快赶超跨越、实现争先进位的需要,也是确保扩大就业、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的需要。对我市来讲,加快发展始终是最紧迫的任务。在各地竞相发展、你追我赶的形势下,实现渭南新跨越,建设陕西东大门,我们的工作更艰辛,责任更重大,使命更光荣。不能有丝毫懈怠,必须凝神聚力谋发展,心无旁骛抓落实,负重爬坡奋力赶。

  实现上述目标,一定要坚持稳中求进、好中求快,能快尽快、又好又快;一定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和壮大市场经济主体上来;一定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,增加群众收入;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,改革创新,不断研究新情况,解决新问题,推进新发展。

  (一)千方百计扩大投资,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

  毫不动摇地把扩大投资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来抓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200亿元。

  加快项目建设。建立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项目储备机制。紧盯国家产业政策趋向和投资重点,紧紧围绕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,高水平策划一批具有引领支撑作用的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。完善大项目组建班子、小项目确定专人的项目争取机制,最大限度地争取中省政策和资金支持。坚持月通报、季讲评、半年观摩和领导包抓、跟踪督查等措施,强化时间、任务、质量、责任意识,集中推进230个市级重点项目,启动落实656个、投资上万亿的陕西东大门建设项目。做好环境保障,支持大西铁路客运专线、黄韩侯铁路、西南铁路复线等加快建设。抓紧推进韦罗高速和沿黄公路建设,实施国道108、省道106一级路和西潼高速潼港连接线升等改造,推进蒲白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,完成中石油韩城煤层气开发、韩城-渭南煤层气管道铺设和光伏产业园煤层气利用设施建设,加快瓜坡330千伏变电站、大荔变电站等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建设。力促秦电八号机组、紫兆环保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、重装LED光电工业园一期、海泰电子等一批工业项目达产达效,确保蒲城烯烃装备区甲醇厂、金钼露天矿二期、沃尔玛等项目如期完成建设任务,加快陕化“6052”、中联建筑起重机生产、潼关和渭北中深部探矿等项目建设,启动富平140万吨甲醇汽油生产、经开区年产40万千升啤酒等项目。

  狠抓招商引资。把推进央企省企进渭南作为重中之重,把引进大公司、大企业和战略投资作为主攻方向,主动上门推介,加强洽谈跟踪,实施重点突破,力争再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渭南。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,大力开展以企引企和产业链招商,探索通过委托管理、投资合作等,与东部沿海地区共建产业园区,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。积极融入西安大都市经济圈,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,主动承接产业辐射。建立责任机制,强化协调服务,狠抓项目落实,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400亿元。

  下功夫优化投资环境。牢固树立“企业家功高、纳税人至上”理念,转变政府职能,简化办事程序,提高办事效率。严格落实项目代理制、限时办结制、到企业检查审批备案制度,建立健全以政府为表率、企业为重点、个人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。加强宣传教育,进一步在全市形成尊商重商、亲商富商的浓厚氛围。建立完善投资环境监测评价机制,在全市推行企业和项目负责人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和园区管委会制度。对政府部门出现的办事效率低下和“三乱”问题,严肃问责。对破坏投资环境的典型案件,坚决查处,务求投资环境得到根本改善。

  (二)着力优化经济结构,构建现代产业体系

 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,着力优化一产、做强二产、做大三产,形成具有渭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
 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。实施“扩产、提速、增效”计划,进一步增强能源化工、有色冶金、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,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、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着力提升食品、电子、纺织、家具等轻工业比重。紧抓省上实施“千亿百项”技术改造工程机遇,鼓励支持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,建立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,申报中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,促进产业升级。引导域内企业对标管理,抓好重点骨干企业扩能改造,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。继续设立产业发展基金,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和小微企业发展工程。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,工业总产值达到1630亿元,增长26%以上。

 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。深刻认识富裕农民对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,以农民增收为核心,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,统筹解决三农问题。坚持规模化经营、专业化组织、科技化支撑、市场化服务,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,建立多元投入机制,促进土地流转,实行以奖代补,着力提升大荔国家农业科技园、富平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临渭渭北葡萄产业园等现有园区发展水平,建成5个省级示范园、20个市级示范园,园区总面积达到20万亩,使园区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。抓好百万亩地膜玉米和28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建设,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、优果工程,加快韩城花椒、富平柿子、秦岭北麓核桃等杂果林建设,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220万吨左右,新增设施蔬菜5万亩,水果面积达到253万亩。突出发展畜牧业,扩建规模养殖场300个,畜牧业产值增长20%以上。抓好西部现代农业先行区申报和启动工作,积极发展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,大力培育名优品牌,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推广农资、农技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“大荔模式”,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,让农民在生产分工协作中得到皇冠足球比分实惠。力争农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,增长6.5%以上。

  重视发展服务业。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。加快国际会议中心、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,积极推进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等商贸服务业发展。抓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标准化试点,推进潼关物流园、大荔汽贸物流园和华县柳枝铁路物流中心等快速建设。建设城际、城市、城乡三级客运网络,加快撤销二级公路收费站,降低物流成本。重视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、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。继续实施农超对接、蔬菜、放心粮油进社区等工程,抓好农民住房、农用汽车和农机具、家电下乡等工作。加强市场监管,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、欺行霸市、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。力争新增限额以上贸易企业100户,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90亿元,增长12%以上。大力发展村镇银行,加强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建设管理,年内引进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,新增贷款120亿元。加快渭南海关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、陆路口岸建设,积极引进、培育壮大外贸企业,构建快捷畅通的外贸物流体系,力争进出口总额突破2亿美元。

  (三)加强“三区”建设,打造科学发展坚实平台

  做强园区。按照“一业为主、多业协作”的思路,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。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,加强园区水、电、路、气、供热、排污治污等设施配套,推进标准厂房建设。创新园区体制,优化服务环境,支持渭南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内一流科技园区,确保经开区和卤阳湖开发区经济增长30%以上,成为全市企业孵化基地和发展龙头。优化提升韩城龙门循环经济示范园,加快发展华县精细化工产业园、澄城工业园、蒲城煤化工业园、富平新兴产业示范园和大荔科技产业园,着力培育合阳、白水、潼关等工业园,推动园区经济竞相发展。力争园区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%以上。

  做美城区。中心城市安排实施项目123个,总投资152亿元。重点加快老城区、胜利大街东南区等区域改造,完成西岳路、胜利大街等断头路扫尾工程,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供气、供排水、供热管网工程,加快主干道弱电网络入地和城市慢行系统建设,推进抽黄供水工程和渭清公园、湭河景区二期、老城东部生态公园建设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,巩固创国卫成果,力促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达标,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。坚持城乡统筹、区域协调,切实加快县城扩容步伐。积极推动华县撤县设区,支持临渭区加快旧城改造,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,打造关天经济强区;韩城进入西部百强上游,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;富平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;华阴打造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名城;潼关转型发展,成为绿色、富裕的陕西东大门门户。全市每个县城月月都要有新变化、年年都要有新发展。加快庄里、瓜坡、孙镇、龙门等省级重点示范镇发展,确定实施一批市级重点镇建设,完善财政体制,强化基础配套,提高管理水平,确保重点镇建设“三年出形象”。推进城市标准化社区建设,总结经验,推广典型,年内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设施完善、功能配套、管理规范的城市安居示范小区。结合大村并小村、强村并弱村和土地增减挂钩,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,启动建设一批农村新型社区。继续推进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,力争年内15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,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%左右。

  做优景区。实施大景点支撑战略,创新景区管理体制机制,积极推动华山旅游集团上市,推进华山申遗、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。把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作为一场硬仗来打,重点加快太华湖生态旅游度假城乡统筹示范区项目和少华山、洽川、司马迁祠、桥陵等配套建设,抓好景区非干线道路、游客咨询中心、旅游交通标识系统、停车场等基础建设,统筹建设中高档旅游饭店、快捷酒店、餐饮街区、纪念品商店等景区服务设施,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。整合旅游资源,围绕构建秦东三日游、五日游精品线路,探索联票营销等优惠政策。强化景点宣传推介,注重挖掘文化内涵,办好第三届文化旅游节、司马迁祭祀大典、洽川寻梦演艺等节会活动。加大旅游市场整顿力度,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50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0亿元。

  (四)实施文化强市战略,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

  贯彻落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决定和30条支持措施,设立30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,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,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。

  加快公共文体设施建设。完成市文化艺术中心、文豪国际中心、体育中心、博物馆主体工程,启动建设市报业大厦等项目。加强基层“两馆一站”等文体设施建设,建成乡镇综合文体中心8个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0个、社区健身器材配送工程20个、文化器材配送工程200个,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。继续抓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和舞台艺术繁荣工程,推进文化演艺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校园,实现“一元剧场”县市区全覆盖。让皇冠足球比分的群众跳起来、唱起来、乐起来。

 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。改造提升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,培育发展研发设计、文化传媒、咨询策划、商务会展等文化创意产业。推动文化与农业、工业、旅游产业嫁接渗透、互动互生、融合发展。组建市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,抓好华州皮影、富平陶艺、潼关古城、澄城尧头窑文化等产业园建设。启动渭南历史文化探源工程,大力实施精品剧目创作工程。实行以奖代补,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方式投资文化产业。加大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引进力度。加强文物保护、开发和利用,打造华阴老腔、韩城行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。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4%以上。

  着力构建核心价值体系。广泛开展“树文明新风、做文明市民活动”,继续开展“十大道德模范”、“文化双十百”评选等主题实践活动,引导市民注重品格修养,传递向善力量,形成积极向上、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。

  (五)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着力改善生态环境

 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。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,建立能耗总量控制和减排倒逼机制,坚决淘汰落后产能。出台低碳城市规划,推行重点行业合同能源管理试点。抓好重点用能企业监测,强制实施节能改造。强化电力、水泥、焦化、果汁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,加快冶金、化工、煤电企业脱硫改造工程。完成12家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,全面建成县城垃圾处理厂,搞好乡镇垃圾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搞好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、合阳煤炭清洁生产示范试点,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。

  加快渭河综合治理。完成73公里渭河大堤和41公里南山支流堤防主体工程,实施城区段北大堤道路、绿化工程和个性水景生态长廊建设,完成华阴蓄洪区主体工程,开工建设华县应急蓄滞洪区项目和湭河入渭口整治工程,打造人水和谐的“关中水乡”。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,加大渭北内涝综合治理。发展节水灌溉30万亩,解决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。实施渭河治污三年行动方案,彻底关闭沿线“五小”企业,抓好25家工业企业废水深度治理,努力实现三年内入黄断面稳定达到四类水质目标。

 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。改造旧式燃煤锅炉,关闭自备井,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。抓好秦岭北麓、大荔沙苑生态修复和韩城龙门、潼关中金冶炼、蒲城及富平石灰窑等重点区域和行业污染整治。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启动滩区建设,加强湿地恢复和保护,治理水土流失300 平方公里。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矿区生态恢复,积极推进生态村镇创建工作。落实建设用地、耕地占补平衡和粮食产量增长三位一体的目标考核责任,依法保障土地供给。继续实施“三北”、“天然林保护”、绿色长廊建设等林业重点项目,启动秦东大地园林化工程,完成造林35万亩,努力打造山川秀美的绿色渭南。

  (六)坚持以人为本,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改善民生

  一是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。认真落实扩大就业各项政策,加强职业技能培训,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、复退军人、进城落户和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。建立创业扶持基金,完善创业服务,树立创业典型,以创业促就业。年内发放小额贷款3.5亿元,新增城镇就业6.2万人。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和渠道,实现转移就业100万人。

  二是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。新建保障性住房4.3万套,安排财政资金5.98亿元予以保障。建立全市住房保障信息系统,实行公开透明、阳光操作,力争到户率达到90%以上,真正把老百姓热切期盼的住房问题解决好。

  三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。以秦岭北麓、渭北山区和中部滩区等为重点,年内建成7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25个互助资金示范村。把移民搬迁与城镇发展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启动9000人搬迁工程,实现脱贫12万人。实施移民后期扶持第二个五年规划,发放移民直补资金2.8亿元,完成项目投资1亿元以上。

  四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。探索实施新合疗和城镇医保整合试点,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250元。推动养老、医疗等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群全覆盖。彻底解决集体企业职工养老遗留问题,落实环卫工人和出租车司机参加养老保险政策。加强社会养老事业建设,实现县县都有养老中心。健全物价补贴、困难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,继续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,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。积极推进城乡殡葬改革和公益性公墓建设。

  五是继续解决教育突出问题。落实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22%的要求,建立学前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。新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49所。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。加快渭南职教园区建设,整合职业教育资源,实现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。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、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,加快农村高中进城(重点镇)步伐。大力发展民办教育。结合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,进一步搞好蛋奶工程。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和落户农村居民子女、留守儿童、残障儿童等入学问题,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。

  六是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。继续实施农村产妇免费住院分娩、65岁以上老人健康检查、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普查治疗、重点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。建设药品配送中心,提高药品“三统一”配送率。加快市中心医院新院等重点项目建设,抓好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。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,深入推进母亲健康、优生促进工程,全面提高人口素质。

  (七)加强社会管理创新,努力构建和谐渭南

 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。完成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。实施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创新试点,抓好农村留守老人、儿童服务管理试点。推进乡镇政府、城市社区、群众自治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建设,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。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,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和领导干部带案下访、公开接访、包案走访制度,加强行政复议、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工作,超前化解矛盾和问题。探索建立征地拆迁农民利益协调机制,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。

 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,健全重点领域、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经常性安全监督检查机制。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年活动,继续实施煤矿和非煤矿山整合整治,严厉打击非法生产,有效防范安全事故。健全完善应急和防灾减灾体系,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和抗击灾害能力。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,切实做好抗震设防、防汛备汛等各项工作。

  努力建设平安渭南。深入开展“六五”普法教育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、社会组织、流动人口、特殊人群和互联网管理,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。健全安全稳定预警处置工作体系,严厉打击各类刑事和经济犯罪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  三、完成今年任务的主要保障措施

  各位代表,新形势、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。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,转变作风,真抓实干,开拓进取,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。

  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。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,深入开展“学历史、识渭南、读经典、知荣辱”读书活动,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素养、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。改进目标责任考核办法,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作、重点项目讲评观摩制度,全市各项工作都要引入竞争机制,各级各部门都要借鉴重点工作讲评办法,切实以讲评促进度,以观摩促落实,以考核促发展。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以时不待我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,出新招,干实事,把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,落实到每一年每一月,体现在所有工作上,以各部门、各县市区在全国全省的争先创优推动全市工作整体进位。

  以依法行政为重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。制定实施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。坚持领导干部每月一次集体学法制度,把政府的决策和施政过程全部纳入法制轨道。更加自觉地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,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。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工作,提升武警部队建设水平,开创双拥共建新局面。进一步健全政府科学决策机制,继续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,严格规范行政性收费行为。大力推进政务公开,全面推行市级部门预算和“三公”经费公开,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
  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中的难题。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,实现食品药品监管科学化、法制化、规范化。积极稳妥实施商贸企业改制,继续推进粮食、林业、供销等行业和农村信用社改革。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票据发行工作,实质性推进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。深化财政改革,借鉴推广澄城县国地税联合办税经验,探索依法治税新模式。根据政事分开、事企分开、管办分开的原则,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,深化教育、文化、卫生、价格等社会领域改革,着力消除有碍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“新36条”,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。全方位推进思想解放和工作创新,把解放思想作为不竭动力,把开拓创新作为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,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工作大创新,以工作大创新推动渭南大跨越。

  以服务群众为核心进一步转变作风。为群众服务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,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融入到思想感情里,体现在政策措施中,落实到具体工作上。及时了解群众的各种诉求。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积极推进“创先争优”,组织开展“治庸、治懒、治散”作风整顿,继续在政府系统深入开展“向人民报告”活动,对人民负责,受人民监督,让人民满意。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,切实压缩出国出境、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支出。推进政府廉政建设,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,严格规范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工作,推行“公务卡”结算,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,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。

  各位代表,秦东大地已春风,加快发展正当时。让我们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,同心同德,砥砺奋进,为推动渭南科学发展,实现富民强市,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而努力奋斗!